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
——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
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
“世界艾滋病日”
今年的主题是
“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”
认识艾滋病
艾滋病病毒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,致使人在遭受感染时得不到保护。
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经过数年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,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,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。
艾滋病病毒可传染,危害大,患者易感染各种疾病,并可发生恶性肿瘤。
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、性传播、母婴传播,其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
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
1.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,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。
2.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洁身自爱、拒绝毒品、遵守性道德是预防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。
3.如果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,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,早发现、早治疗对维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。
4.我国各地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都设有艾滋病检测点,可以提供专业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,也可购买正规的质检试剂进行自我检测。
5.关心、帮助、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,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,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。
艾滋病的常见误区
一、日常接触艾滋病患者有感染风险?
答:艾滋病病毒(HIV)离开人体后,生存能力很低,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,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。
1.咳嗽、打喷嚏、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;
2.艾滋病不会通过共用学习用品、共同进餐、共用卫生间、握手、拥抱等日常接触传播;
3.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、电话机、餐饮具、卧具、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。
提醒: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乳汁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,有很强的传染性。
二、HIV检测的窗口期就是HIV病毒检测不出来,没有传染性?
答:HIV检测的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人体血清中的HIV抗体、抗原或核酸等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这段时间。
注意:窗口期也是急性感染期,病毒繁殖较快,病毒量大,传染性较强,最容易传播给性伴侶。
目前常用的HIV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3-12周,发生不安全性行为3周后,检测为阴性,12周后再进行一次检测,如检测为阳性,应尽快进行HIV确证检测。记住,“预防、早检”最关键。
有些人在感染后2-4周(窗口期)内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,如疲倦、发热、头痛、咽喉疼痛、盗汗、皮疹、关节或肌肉痛、恶心或呕吐、颈部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,但症状比较轻微,比较容易忽视。
三、使用2个安全套比1个能更好地预防艾滋病?
答:安全套使用一个就够了,没有必要用两个,因为相互摩擦更容易使安全套破损。戴安全套不是衣服保暖,越多越暖和。
注意:每次性行为应正确、全程使用合格安全套。
四、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,事后吃了阻断药就没事了?
答:吃药不是100%有效,因人而异。吃药也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,应该在怀疑自己发生了可能感染HIV的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,越早服药(最理想4个小时内服药),阻断效果越好,并且要坚持服用28天。在服药期间还继续有不安全性行为的,服药后仍可能感染HIV。
记住:带套比吃药更重要。